习近平总书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2024-01-26 0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有新的文化任务,那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繁荣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现代中国文化。

承担文化建设的新使命,彰显了我党推动中华文明发扬光大、开创人类文明新局面的时代责任。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的文化建设思想,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承担文化建设的新任务,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斗争与实践中,展示文化建设的新面貌、新风采。

新时期的人文任务,是贯穿历史与现实的时代深邃呼唤。

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中华文明、推进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大局的高度上,将“肩负新的时代文化使命”这一重大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人文关怀的深刻体现。

“盛世兴文”,2023年6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视察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时说,“我们处在一个国家富强、社会稳定、人民有志、有力、有条件、有条件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发扬光大的时代。

五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人,披荆斩棘,披荆斩棘,开创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文明,这是全世界仅有的一个以民族形式延续到今天的文明。历史的最佳传承方式,是开创新的历史。对文明的最大敬意,莫过于开创新的文明形式。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肩负新的文化任务,延续文化的发展脉络,促进中国文化最根本的遗传因素与现代文化、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在新世纪、新阶段、新阶段,书写文化的新篇章。

辽宁锦州,东湖文化中心。“我和我的祖国,就像一片大海,一朵浪花……”。

2022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辽宁视察时说,“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

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注入新的活力,既是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望的需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把“让人民过上更充实、更丰富、更美好的精神生活”这一目标牢牢锚定,让人民的精神需要得到更多的满足,让人民的精神空间得到更大的拓展,让人民的精神力量得到更大的增强,让“中国式现代化”的色彩更加浓烈,底色更加温暖。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主席将“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创造性地融入其中,并将其称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根本、最深刻、最持久的动力”。

目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中华文化只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新的文化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为一体,焕发出新的活力,复兴的伟大事业才有源源不断的精神推动力。

新时代的文化任务为中华文化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也必然能够肩负起在实践中创新、在发展中创新、在前进中发展的新的文化任务!”

“新时代的文化任务”是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第一个重要课题。

2023年6月12日,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14项重点工作”,确立了构建当代中国文明的历史使命,为构建当代中国文化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的文化任务,掀起了文化兴旺发达的万丈豪情----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离不开它的文化昌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它的发展和繁荣。”

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当代中国的文化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全国上下的创新和创造的勃勃生机。

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掘和阐发,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把陈列在馆中的文物,陈列在田野上的文物,书写在古籍上的文字,一点一滴地融入到人们的心里,需要我们不断地把我们的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新的时代赋予我们新的文化任务,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文化兴,国家兴;文化强,国家强。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途上,我们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奋发图强的动力,勇于变革创新的精神,就必须要有文化的自信和自豪。

新的文化任务要求我们以文化为轴,把握历史、把握现实、把握未来,为全党全民族的团结统一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石,为扞卫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而坚定的精神支柱,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而坚定的精神支柱,为实现中国文明的伟大复兴而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文明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增强文化的价值导向、文化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

文化的新任务要求我们承担起建设中国当代文明的责任。

河南殷墟位于安阳,渭河流经其中。

正如习近平在2022年10月份视察时所说的那样,“我们此次前来,是为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以史为鉴,更好地构建当代中国文化。”

几千年来,中国人走过了一条有别于别国、别族的文化发展之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一直哺育着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

新的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文化任务,就是要把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符号、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更多的中国特色的、反映中国精神的、蕴藏着中国智慧的、具有当代价值的、具有世界意义的、能够为世界所理解和推广的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在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过程中,把中华现代文明建设好。

继往开来,新时代的文化任务要求我们承担新的历史责任。

不久之前,习近平在二○二四年元旦致辞中,饱含深情地说道:“良渚二里头文明之光,殷墟甲骨文之流,三星堆文化之珍,全国图书馆文脉之流,中华大地,悠悠岁月,浩瀚文明,是自信和力量的源泉。”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更要充分认识文化对社会转型的重大意义,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现代中国文化的重任。

为了更好地承担新时期的民族文化任务,我们要坚持“自强、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

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7月参观了四川新建的三星堆纪念馆。“看到这一幕之后,国家的荣誉感倍增,5000年的中华文化呀,更希望中华文化能被更多的人发现和发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5000多年文明史发展的产物,中国革命文化是我们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的产物,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站立起来的坚强的精神支柱。

我们只有树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中国的逻辑、中国的方式、中国的方法、中国的思想、中国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获得自主权,在实践中不断地壮大我们的民族精神。

为了更好地承担新时期的民族文化重任,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宽容的态度:

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习近平与妻子彭丽媛设宴款待了前来参加第十九届中国亚运会开幕式的中外嘉宾。中国的《采茶舞曲》,叙利亚的《梦中之花》,尼泊尔的《丝绸飘舞》,这些美丽的音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美丽的、和谐的、异质的、多元的文化之声。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而著称,并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借鉴、相互借鉴中,不断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要以更宽广的心胸,更广泛的交往,更主动地向世界各地的先进文明学习和借鉴,把中华文化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为了更好地承担新时期的民族文化重任,我们要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一往无前、一往直前、一以贯之的守正和创新精神。

“崇龙尚玉”的红山文化遗址,“文明圣地”的良渚文化遗址,以及2023年的五月,中华文明溯源计划的“为什么文明”数码艺术展,在互联网上正式拉开帷幕。古老的世界文明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出来。

守正能使人不迷失方向,避免颠覆性的失误;创新能使人把握时代,领导时代。在新的时代、新的历程中,我们必须秉承“守正、创新”、“传承、变革”、“借鉴、超越”的精神,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明发扬光大,继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的辉煌。

在习近平的文化工作方针指引下,以文培元、以文弘业、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我们必将更好地承担新时期的文化重任,以更加灿烂辉煌的文化成就新世纪的中国梦。